10月24日,住建部發文批準《建筑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范》(以下簡稱“規范”),編號為GB 55030-2022發布,自2023年4月1日起實施。該規范為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,全部條文必須嚴格執行。
“規范”依據當前國內外防水工程現狀及技術發展趨勢,以“防水設計工作年限”為核心概念,對不同使用環境下的防水工程提出的基本設防措施、防水層最小厚度及材料基本性能的一系列要求和規定。
1、明確了工程防水的設計工作年限
“規范”對地下室、屋面、室內等工程防水的設計工作年限提出了明確要求:
地下工程防水設計工作年限不應低于工程結構設計工作年限。
屋面工程防水設計工作年限不應低于 20年。
室內工程防水設計工作年限不應低于25年。
橋梁工程橋面防水設計工作年限不應低于橋面鋪裝設計工作年限。
非侵蝕性介質蓄水類工程內壁防水層設計工作年限不應低于10年。
2、明確了工程防水類別及防水等級
“規范”明確了工程防水類別及防水等級。防水是否采用一級防水,不再由設計單位決定。新規執行后,中國大概80~85%以上的建筑都可能會被列為建筑防水一級防水要求。并且,新規對一級、二級防水的層數也有了更高的要求。
1、防水材料需求將增加,防水市場空間有望提升超過50%
預計新規對防水市場的空間提升有望超過50%。
其中地下工程市場空間提升50%(防水層數由2層提升至3層);
屋面工程市場空間提升超50%(防水層數由1/2層提升至3層);
外墻工程市場空間提升超100%(防水層數由1層或無要求提升至2層);
室內工程市場空間提升超50%(地面防水層數由1層或無要求提升至2層,墻面防水由高度做至1.2米提升至整面墻)。
2、有利于低質防水材料加速退出市場
3、有利于形成更加規范的行業競爭環境
根據《中國建筑室內防水發展白皮書》國內建筑室內滲漏問題出現的原因其中施工不合格占比48%,設計不到位占比26%,防水材料不過關占據22%,可見我國防水行業中非標產品、非標施工工藝依舊存在。新規執行后,對防水工程材料、設計、施工、驗收直至運行維護都有了明確要求,有利于低質防水材料加速退出市場,同時也有利于形成更加規范的行業競爭環境。
“規范”全部條文為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,一切現行工程建設標準中有關規定與該規范不一致的,都必須以該規范的規定為準進行修訂。防水行業在“規范”條文全部強制執行的保駕護航之下,必將取得更高質量的發展!
掃碼關注更多精彩!